痴人说梦:前秦定关中(2/2)
比如说唐王朝建立初期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同样也辅佐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在隋末众多的割据政权中脱颖而出,取代了隋王朝。建立了繁盛一时的唐王朝。
到了北宋王朝建立初期,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同样导演了陈桥兵变,将黄袍加于雇主赵匡
胤身上。赵普对于北宋初年的稳定以及北宋王朝能够统一天下,结束五代十国乱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忽必烈夺取大汗之位,建立元朝时,同样也是得到了汉族谋士刘秉忠,契丹人耶律楚材等人的辅佐。但是因为刘秉忠出身汉人,却辅佐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所以并没有得到后人的极力吹捧,使他们的名声没能达到让人们耳熟能详的地步。
帮助要饭的叫花子朱元璋,赶走蒙古人,建立明王朝的刘基也算得上是大名鼎鼎了,因为刘基辅佐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他的名声可是不输于名贯宇宙的诸葛亮的。关于刘基的传说故事,可以说是史不绝书。
同样,
辅佐满清异族入主中原的汉族谋士范文程同样在声望上也远远不及我国历史上很多有名的谋士,范文程的情况与辅助忽必烈的刘秉忠极为相似。
在这些名垂青史的谋士里,他们辅佐雇主建立万世功业之时,也是他们构建自己心中的政治蓝图之际。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不管这些谋士的出身地位如何,他们自始至终都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吸取总结前世之人的经验教训,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理想。
在说完了历朝历代的著名的谋士之后,我想说的是,在我们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把这些手不释卷的谋士当作自己心中的榜样,不断的在学习中完善自己,并且在看历史故事的同时,也应该去深刻的探究历史形成的原因以及历史人物个性上的优缺点,对照自己,查缺补漏,这才是我们现代人读历史的精髓之处。
在历史上,我们汉民族的先民千百年来非常注重人文科学的发展,其实就是致力于对人性的研究,尤其从历朝历代的史书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史书大多都是纪传体史书,传至现代,以二十四史最为有名。在这些纪传体史书中,后世的人们将前朝的历史人物的个性分析的极为精辟,以备后世的人们懂得得失兴亡的道理。甚至今天的人们还是以读史即是读人心的态度,去研读史书,但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读人心固然重要,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也应该去分析一下天下大势的走势和趋向,这其实和读人心同样重要。
而正因为史书都以纪传体为主,其实就导致了我们对于历史上很多具体的事情的真相,没有办法去探究了,人们都在去琢磨人心,而没有人去还原历史史实,这就让很多历史悬案彻底成为了死结。而能够解开很多历史谜题的编年体史书,留存至今的,除了左传和资治通鉴,基本上没有太有名的著作了,而左传成书较早,资治通鉴成书又过晚,这就导致了秦汉到隋唐的这段历史,有很多历史事件的联系比较模糊,现代的人们很难一窥究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