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九 暗流涌动 第五十五章 以战促和

卷九 暗流涌动 第五十五章 以战促和(2/2)

目录

“按兵不动”王元庆立即皱起了眉头。

“我们的想法是”

小李,你认为元首真的想不到吗”潘云生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与其说鲁拉贾帕尼在试探我们的底气,还不如说鲁拉贾帕尼在寻找自救的方法。发展到现在,局势已经彻底明朗,再蠢的人都能看出名堂。鲁拉贾帕尼最大的对手不是我们,而是国内反对派。他在此时故意宣布放慢撤军速度,很有可能是要迫使我们采取行动,因为按照之前达成的协议,只要印度停止撤军,我们就将恢复军事打击。此一时、彼一时,对鲁拉贾帕尼来说。炸弹不再是追命索,而是救命稻草。战火重新点燃,鲁拉贾帕尼就有了向民众交代的理由,也就有了稳住印度国内局势的机会。如果你想搞垮鲁拉贾帕尼,让印度爆发政治动乱。就应该像朋友一样的对付鲁拉贾帕尼,而不是把鲁拉贾帕尼当作敌人。”

王元庆呵呵一笑,没有反驳潘云生的观点。

“当然,以漆是不想对付鲁拉贾帕尼,可以借此机会重创印度军队杰渊云生的目光在王元庆身上停留了一阵,说道,“两者各有好处,到底哪种选择对我们有利,还得看最终能否达到预想的目的。除了考虑印度,还得考虑美国。我们把印度打得越狠,美国的行动就越积极。从长远来看,如果无法确保除掉鲁拉贾帕尼,就得退而求其次。如果大规模军事打击能够达到部分目的,比如拖累美国,我们也应该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你是说,应该采取积极行动”

潘云生点了点头,说道:“关键就是美国能否让鲁拉贾帕尼耸在台上。”

“这个问题是也考虑了很久。”王元庆不再遮遮掩掩,说道,“最初,我确实想在战后除掉鲁拉贾帕尼,让印度走上歧途。现在看来。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即便鲁拉贾帕尼还在台上,印度也会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走上歧途。如果我们的意图表现得过于明确,反而会使印度全面投靠美国,或者迫使美国做出其他对我们更加不利的选择。正如老潘所说,关键是能否达到我们预想的目的。我们能够阻止印度投入美国的怀抱吗毫无疑问,这场边境冲突将不可逆转的使印度成为美国的附庸,即便我们做出多大的努力,即便印度发生政治动荡,美国都有足够的把握拉拢印度。也就是说,我们不大可能阻止印度投入美国怀抱,也就无法达到我们预想的目的。既然不能达到目的,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削弱印度达到牵制美国的目的,为下一场战争做好准备。”

“你的意思是

“鲁拉贾帕尼是一个很厉害的对手,也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对手。与其对付一个陌生的敌人,还不如对付一个熟悉的敌人

潘云生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就应该尽快采取行动。”

“我们这边定下来之后,随时可以让外交部照会印度。”

李存勋迟疑了一下,说道:“我认为,应该先听取总参谋部的意见

王元庆与潘云生都皱起了眉头,朝军情局长看了过去。

“重启战火不是小事,具体军事行动最好听总参谋部的意见。”李存勋停顿了一下,说道,“更重要的是,打好了,很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元庆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李存勋的意思。

“什么意思。潘云生却有点不明白。

李存勋微微一笑,说道:“新一轮军事改革已经开始,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一代武器装备即将投产。就我所知,陆海空三军的新一代无人作战装备已经具备了实战能力。至于无人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如何,能否全面取代现有的有人装备,只有经过战火考验,才能做出最后的结论。如果能够通过这场冲突得到结论,对我们今后的军事发展肯定有很大帮助。

更重要的是,只要我们的工作做到位,很有可能使美国的军事发展策略走上歧途,让美国输掉新一轮军备竞赛。”

潘云生是搞军事情报出身的,立即明白了李存勋的意思。“确实如此,最好让项铤辉那小子好好规划一下

“现在负责作战行动的是裴承毅。项总基本上不过问军事行动。”

“裴承毅”潘云生皱了下眉头。“那小子有点本事,不见得比项铤辉差,这也算得上是对他的一次考验吧

李存勋点了点头,没与潘云生纠缠这个问题。

“既然如此,我们立即去总参谋部。”

“最好让裴承毅过来。”

王元庆愣了一下。

“元首刚刚复出,现在就去总参谋部,恐怕影响不好。”

“小李说愕没错,让项铤辉当裴承毅过来,我们就在这里商量。”

王元庆没多说什么,把焦魁山叫了进来,让他去通知项铤辉与裴承毅。

“具体作战行动由总参谋部确定。但是冲突规模必须由元首亲自掌握。”潘云生看了王元庆一眼,说道,“打得大厉害,会增大冲突演变为全面战争的风险。打得不够狠。不足以使印度遭受重大损失,也无法达到目的。从根本上讲,重启战火的短期目的是迫使印度履行停火协议。我建议,最好按照停火协议逐步扩大打击规模,不要一开始就全都用上。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以战促和的目的

听潘云生说完,王元庆笑着点了点头。

决定打的时候,王元庆就想到了这一点。冲突必须结束,而且越快越好,拖下去不会有多少好处。只有适当的军事打击,才能迫使印度回心转意,从而以对共和国最有利的方式结束冲突!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